作者:勋哥乱“弹”
勋哥我一直有一个痴想,工作中距离三米之内有个美人,哈哈哈!
我喜欢的美人:1.系出名门2.倾国倾城3.相处轻松。
奈何工作多年,老板不解风情,办公室全是男同事,要不是工作安逸,早辞职看世界去了。
近几天看无聊之人议论疫苗,看得心烦,昨晚一轮明月高挂,心情稍好,细细一想,那疫苗不正合美人标准吗?
1.由科学家发明,当然系出名门2.口碑好、形象好、人人争相使用,正所谓倾国倾城3.用后放心,自然相处轻松。想到这,嘴角暗露微笑~
别笑,严肃点,打不打疫苗?
首先表明态度
疫苗是有效的,该打还得打
具体针对某个人、某种疫苗该不该打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假疫苗本文不讨论。
打不打疫苗?看医生和老外的态度。
看医生对疫苗的态度,不光看他怎么说,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。
近来(2016.3.),山东疫苗事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。医学界研究院发起了一次小型网络调研,针对“医护如何为孩子选择疫苗”做了较详细深入的了解,问卷共收到2059份有效回执,报告结果如下:
“ 对于疫苗的接种与否,相对于普通大众,医生们的选择相对保守。而我们的报告则显示,过半医生(51%)认为,除了强制性疫苗外,对发病率低且可以治愈的疾病,对应的疫苗可以不接种。相对而言,选择尽量给孩子接种所有常见疫苗的医护偏少,占本次受访人群的41.60%。
工作接触儿童疫苗多的科室更加保守,日常工作与儿童疫苗接触相对频繁的科室,在接种与否的选择上,比其他科室的医生更加保守。有60.80%的儿科医生都倾向于,可治愈、发病低的病就不接种。而内科(52.90%)和妇科(49.30%)这两个和儿童疫苗密切相关的科室,对此选项的选择率也明显高于外科及其他科室的医生。
主要导致大叶性肺炎的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选择率最低......”
来源:医学界研究院
是不是有点意外?
老外对疫苗也不是全部接受~
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(CDC)估算,自1924年开始预防了大约1.03亿儿童患病。儿童免疫接种让美国的很多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,但仍然有不少的儿童没有接种 。以百白破疫苗为例,共有2260万儿童没有接种全部三针疫苗,其中,接近 840 万是开始了接种但没有坚持下去———这显示了卫生基础设施的薄弱;有 1400 万儿童根本没有注射过,似乎父母的抗拒是主要因素[2]。
德国人尤格∙布莱克在畅销书《无效的医疗》这本书第34页里写道:
“英国社会医学家托马斯·麦奎恩( Thomas McKeown)研读威尔士和英格兰的死亡登记文献发现:早在19世纪,各种疾病(包括霍乱、伤寒、肺结核、麻疹腥红热和百日咳等)的死亡率就在持续降低;也就是早在传染病病源得到鉴定,以及抵抗这些疾病的药物开始应用之前,就已经降低了。麦奎恩以肺结核为例做了说明:该流行病的消退约有92%是归因于生活状况改善,而抗生素应用只占8%。”
上图清楚的看到,在1882年,发现结核分枝杆菌,这个时候英国毎百万人的死亡率接近2000人,在1946年应用链霉素前,由于生活状况改善,公共卫生的改善毎百万人的死亡率已经下降到不足500人。[3]
顺便说一句,2018.7.27美国官方宣布第二季度GDP增长率为4.1%,这是2014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最佳表现。
唉,一声叹息,勋哥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。
一个小女孩的故事[4]
.
汉娜1999年出生,2000年7月,19个月的她到了接种疫苗的年纪,她被一次性注射了5针疫苗,以抵抗麻疹、腮腺炎、风疹、小儿麻痹症、水痘、白喉、百日咳、破伤风、流感嗜血杆菌等9种疾病。 注射疫苗2天后,汉娜突然高烧,不愿意走路活动,拒食,拒绝和人交流,双目无神,语言能力衰退等。七个月后,她被诊断罹患由粒线体异常而触发的脑病,2001年,她被确诊为自闭症。 汉娜爸爸乔恩是神经专科医生,妈妈特里则是一名护士,同时还是一名辩护律师。2002年,汉娜的父母向联邦疫苗法庭递交自闭症索赔诉讼,要求通过“国家疫苗损害补偿计划(NVICP)”赔偿。6年后,2008年3月,在美国民众的巨大声援下,“疫苗法庭”判决汉娜是由于疫苗注射伤害导致自闭症,一次性赔偿汉娜一家150万美元,并在随后每年获得50万美元的照料费,汉娜一生中会获得累计约2000万美元的赔偿。
而据美国疾控中心报告:从2003年起的12年间,至少有9篇重要的论文都认为疫苗与自闭症间不存在关联,跟目前的注射量也没有关系。
2018.7.中国再次发生疫苗事件,每次疫苗事件,必有专家出来讲科普知识,讲注射了疫苗就放心了,好像疫苗能解决全部疾病问题,面对疫苗,大部分专家都忘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。勋哥尊重专家,可所有专家的背书都显得苍白无力,无法重拾公众信心,这是中国专家包括医生的尴尬。现在还放心吗?
其实做父母的只愿孩子每天有笑脸;打拼一辈子,只愿换孩子健康平安。
疫苗是有效的,对无药可治的疾病比如乙肝、卡介苗等,该打还得打。
具体针对某个人、某种疫苗该不该打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公共卫生的改善,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许比疫苗、药物更重要。
疫苗如美人,没有不行,多了麻烦!
最后,写文章不易,勋哥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,毎写好一篇文章,必经历数周之久,数易其稿,损失无数脑细胞,好辛苦!觉得文章好就请点赞,欢迎转载,注明是勋哥原创就行.。